基礎設施網路加快形成
硬體提升是互聯互通的基礎。 大灣區建設啟動以來,內聯外通、高效銜接的基礎建設網絡加快形成。 目前,大灣區擁有7座運輸機場,機場密度國內最高,機場群航線網絡遍及全球主要城市,聯通全球230多個通航點,旅客年吞吐能力達2.2億人次,客貨運量均位居全球主要 灣區首位。 港口貨物年通過能力超16億噸,其中貨櫃年通過能力約8500萬標箱,航線網絡覆蓋世界主要貿易港口。
「深圳海關深化『海空港暢流計畫'改革,推動海港、空港物流作業和海關監管高效協同,新模式下海港、空港出口貨物週轉效能提升20%至45%左右。推進'大灣區組合港 '項目,實現大灣區內地9市全覆蓋並延伸至粵西地區,平均壓縮貨物堆存期66%。」深圳海關副關長潘楚雄表示。
「我們聚焦支持打造高水準對外開放平台、推動大灣區互聯互通、提升大灣區貿易便利化水準、促進貿易新業態發展等方面,全面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及橫琴、前海、南沙 、河套等重大平台高品質發展。」根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溫珍才介紹,2023年,大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值達7.95萬億元,佔全國進出口總值的 19%。
2023年8月10日,遊客在「2023深圳購物季」活動現場選購商品。 新華社發2023年8月10日,遊客在「2023深圳購物季」活動現場選購商品。 新華社發
近年來,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南沙大橋、趙深高鐵、廣汕高鐵等開通運營,蓮塘/香園圍口岸、新橫琴口岸等粵港、粵澳間口岸相繼開通,“ 一地兩檢」「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模式推廣實施,人員往來更為便利。
「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先後落地實施,港澳私家車可經港珠澳大橋往來廣東。 其中,拱北海關監管驗放進出境澳門單牌車突破110萬輛次。 2023年12月1日至27日,口岸通關的澳門單牌車達10.5萬輛次,單月通關量增加14倍。
「我最近剛從香港購物回來,深圳、廣州都有高鐵直達香港西九龍,只要帶上身分證和港澳通行證,自助簽注可以就近在24小時簽注機辦理,3分鐘搞定,非常方便,平時也有很多 香港澳門的遊客來遊玩、消費。」居住在廣州市番禺區的徐曉惠女士告訴記者。
創新要素不斷匯聚
佛山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之一,為港澳人員在灣區創業、就業提供了各類補貼、資助、貸款、貼息和基本養老保險延繳等政策支持。 該市台港澳事務局編製的《港澳台青年佛山一本通》顯示,對全職新引進人才給予10萬-400萬元不等的安家補貼;科技創新團隊可獲得市財政專項資金資助;對新 認定的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單位分別給予資助200萬元和100萬元。
一名在佛山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創業澳門籍人士表示,「大灣區為我們帶來了更大發展機會。我在這裡工作了七八年,現在已經定居了,這裡居住環境非常好,有 更多的個人空間。”
目前,港澳人員在粵就業許可已全面取消,超過20萬港澳居民在粵工作,31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註冊執業資格,港澳項目累計孵化近4000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近5500人。 港澳企業商事登記實現“一網通辦”,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天內辦理。